調查研究的目的,是為了解決問題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,要帶頭抓好調查研究,深入實際、深入群眾,增強問題意識,真正把情況摸清、把問題找準、把對策提實,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,引導和推動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。當前,全黨正大興調查研究,要撥開迷霧見真章,吹盡狂沙淘真金,就應時刻把“解題”放在第一位,真正將腰桿彎下去、把問題拔起來、讓眉頭舒展開。
\r\n
“史官提筆當觀六朝風雨,醫者開方需經望聞問切。”六朝風雨不能憑空想,望聞問切必須親身踐履,“解題”的前提就是擺進去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既要‘身入’基層,更要‘心到’基層,聽真話、察真情,真研究問題、研究真問題。”坐在車上轉、隔著玻璃看、喝著茶水聽、拍著腦袋想、憑著經驗講,不過是“空空導彈”。以“彎腰稻穗”的姿態,撩起褲腿深入田間地頭、邁出步子走入房前屋后、轉變角色融入茶余飯后,方能在調查研究中掌握“第一手資料”,有更多的知根知底、感同身受,從而形成對問題的全面深刻認識,開出良方良策,解決好問題。
\r\n
古人云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”學與思理應是有機統一的。反映到調查研究中,就意味著在用心觀察的同時,更強調用心思考。在走進街巷里弄時,應當清空成見、偏見、陋見,好的差的都看,表揚批評都聽,從而在頭腦中構建清晰的全景圖。看全景還須抓典型,蹲下去、沉進去,深入思考、反復研究,實實在在解剖幾只“麻雀”,以點帶面找出其中蘊含的共性問題,深挖根源找出有針對性的應對之策。一己之思不夠,匯集群思是為“解題”正道。要俯下身子傾聽群眾的呼聲,扯下面子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、問策于民,真正讓“解題”之策落到老百姓的心坎上。
\r\n
“一語不能踐,萬卷徒空虛。”知道再多的道理,學習再多的知識,不能實踐之,就是空談。而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”,更是顛撲不破的“硬道理”。奔著問題下去、找到方法上來,才能“調”有所得、“研”有所獲。但這只是“解題”的上半篇文章,仍需寫好不做表面文章,不開空頭支票,以調查研究推動民生改善,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后半篇文章。要堅持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相統一,注重調查研究成果的及時轉化,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“急難愁盼”,真抓真改產業結構、營商環境、人才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問題,切實將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具體行動。
\r\n
“看似尋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卻艱辛。”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“傳家寶”。要真正用好調查研究這個“傳家寶”,就要時刻把“解題”放第一位。身入心到、善思集智、務求實效,努力給每一道“題”都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解答,讓我們的每一次調查研究都經得起歷史、實踐、人民的檢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